海棠文学 - 历史小说 - 绿茶穿成下堂妻后在线阅读 - 第239节

第239节

    没有人会指责在家的人,也没有人会指责在外的人。

    这只是最平常不过的生活方式。

    她自然知道这条路是艰难的,但不管怎么说,华阳已经在做了。

    星星之火已经冒出微光,等待着有朝一日燎原。

    当天夜里暴雨淋漓,李珣纵情声色。

    他愈发觉得这个女人比以前似乎更有滋味,更能让人有征服的快感。

    就像对权欲的追求一样,她能飞得越高,那种沉迷感就愈加强烈。

    他喜欢这种刺激又新奇的探索,仿佛她身上有无限可能,随时都能给你惊喜和意外。

    不止他有这种征服快感,林秋曼同样如此。

    在她的自我价值开始得到这个时代的认可后,抑制在心底深处的野心愈发膨胀。

    她产生了想要征服李珣的欲望,把这个站在权力巅峰的男人彻底征服,甚至去颠覆改变他的父权理念。

    这是一条充满着刺激而冒险的路。

    在某一瞬间,林秋曼忽然有些明白吴嬷嬷曾对她说过的那番话了。

    让他为你臣服,心甘情愿为你俯下身,踩到他的肩膀上用你的个人魅力去感染去影响更多的人。

    林秋曼沉浸在爱欲欢愉里,从来没有意识到,李珣这个男人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悄然走进了她自私的生命里。

    当然,她肯定是不会承认的。

    第170章   太皇太后病逝

    一夜荒唐。

    晨钟响起时, 李珣还在犯懒。

    林秋曼缩在薄被里看他的睡颜,藏在发间的半张脸祥和而安宁,细致的眉眼, 纤长的睫毛, 挺直的鼻梁。

    她偷偷撩起他的发,李珣睡眼惺忪地瞥了一眼, 翻身背对着她。

    林秋曼戳他的肩膀,他蠕动了两下, 呓语道:“困。”

    林秋曼爬起身摇他, “该起床了。”

    李珣喉咙里发出痛苦的咕隆声, 拉被子把头盖住。

    林秋曼被他的举动逗乐了, 钻进去弄醒他。

    二人在床上扭缠了会儿,李珣才捂着脸坐起身, 一个劲说困。

    夏日天亮得早,他腻歪了许久才去洗了个澡,更衣用早食。

    临走前又叮嘱林秋曼在府里陪他几日, 她应了。

    给了足够的宽松自由,林秋曼不再像以前那般有逆反心理, 待得无比自在舒心。

    有时候她会和朱大娘等女仆吃瓜八卦, 聊的皆是家长里短。

    她们也喜欢跟她谈天说地, 因为接地气。

    待到莲心从狱里偷梁换柱回来了, 林秋曼去看她。

    她现在的身份是忠叔子女, 一个良家子, 除了暂时不能外出招眼外, 好像跟以前也没什么两样。

    莲心对目前的情形是满意的。

    林秋曼握住她的手,“委屈你了。”

    莲心高兴道:“奴婢不委屈,只要小娘子好好的, 奴婢就不委屈。”

    林秋曼沉默,有时候她觉得她傻得可爱。转念一想,离了自己,她便可以拥有一个真正的人生,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平安度过了这一劫,林秋曼变得更加谨慎,之后的一段时日她皆是小心翼翼,变得稳重不少。跟李珣的关系也更融洽,甚至有时候两人会讨论一些以前不曾去讨论的东西。

    要是以往,李珣是不屑的。

    现在却不一样,因为她用实际行动来展示她的见解是可行的,并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。

    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,她的言语更有分量,李珣也会试着去换位思考。

    有时候林秋曼会用客观的态度去审视他,刨除他的权势地位,仅用人格魅力去评判这个人,意外发现他是具有包容性的,见识广阔,满腹才华,很有帝王资质。

    或许吴嬷嬷说得不错,她对他带有偏见。

    现在屏弃偏见,剥掉他的权势,把他丢到现代社会,他依旧是优秀的。

    那种优秀是由常年累月的教导沉淀的,他有自己的格调,也有自己的脾性。办事雷厉风行,执行力强,也听得进言语,懂得自己的坚持。

    这样的人,丢到哪里都不会太差。

    在某一瞬间,林秋曼不禁生出几分自卑。

    她能获得他的好感,无非是仗着思想高度超出了他数千年,一旦把他剥离时代局限扔进现代社会,这个人是不会与她有任何交集的。

    因为他们的阶层会完全不一样。

    林秋曼忽然觉得心里头不舒服,那种患得患失的不舒服。

    见她盯着某个角落发呆,翻找书籍的李珣问:“怎么不说了?”

    林秋曼回过神儿,似想起了什么,说道:“殿下去年在翠微湖好像弹过一首曲子,那曲子叫什么来着?”顿了顿,“就是奴投湖时弹的那曲子。”

    李珣不明白她问这个做什么,回答道:“渭城曲,我阿娘最喜欢的一首曲子。”

    林秋曼严肃道:“殿下能再弹一次吗?”

    李珣:“???”

    林秋曼说了一句奇怪的话,“奴就想试试,奴会不会一下子就不见了。”

    听了这话,李珣不由得想起她讲过的鬼故事,破天荒地生出了几分忌讳,“你死了这条心,这辈子我都不弹渭城曲。”

    林秋曼:“……”

    李珣警惕地盯着她看,“你又在瞎琢磨什么呢?”

    林秋曼摆手,“奴没琢磨什么。”

    不一会儿老陈进来说贺倪来了,李珣做了个手势,林秋曼退下了。

    没隔几天,宫里传来消息说太皇太后的病情愈发严重,几乎半边瘫痪,说话也不利索。

    李珣和华阳进宫探望,御医换了好几拨,都束手无策。

    皇帝亦是忧心忡忡。

    太皇太后在生辰之前就病了许久,时好时坏的,眼下看来是病得愈发厉害了。

    华阳坐到床前,默默地望着躺在床上的至亲,神色悲恸。

    这些日太皇太后卧病在床,清减得厉害,整个人枯瘦不少。

    华阳的心里头很不是滋味,轻轻握住她冰凉的手,黯然神伤。

    许嬷嬷偷偷抹泪,隐隐意识到,太皇太后是熬不过多久的。

    李珣站在华阳身后,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,没有说话。

    华阳无精打采道:“我想好好陪陪阿娘。”

    一行人不动声色退下了。

    皇帝仰着稚嫩的脸庞问:“五皇叔,皇祖母会好起来的,对吗?”

    李珣点头,温和道:“会好起来的。”又道,“她会好起来看着陛下娶妻生子,为皇室开枝散叶。”

    皇帝:“朕只想皇祖母能好起来,想听她说话,想听她拿主意。”

    李珣语重心长,“可是陛下也要快快长大,你今年十五岁了,已经算半个大人了。”

    皇帝默默地望着远处,“朕不想长大,长大了就有很多烦恼。”

    看他孤寂的样子,李珣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模样。

    小时候他可盼望赶紧长大,因为只有长大了才能挣脱皇城这个牢笼。

    十五岁还能这般天真,李珣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,如果他不是生在皇家,应该是能过无忧无虑的日子的。

    此后的半个月,太皇太后病得稀里糊涂,甚至连说话都费力了。

    意识到自己时日不多,她召见了一次李平策。

    李平策神色凝重地跪礼。

    太皇太后挣扎着想起身,却动不了身子。

    许嬷嬷忙把她扶了起来,她虚脱地靠到靠背上,喘着粗气,张嘴想说什么,却浑然无力。

    李平策起身坐到床沿,关切道:“皇祖母想说什么,策儿都听着。”

    太皇太后隔了许久才平息下来,吃力嘶哑道:“叫……叫你父,父亲进进京来……杀杀李李兰生……”

    李平策忧虑道:“皇祖母……”

    “我,熬熬不了多少少日了,不杀李兰生,我死死不瞑目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……”

    “宫里头,有有接应,我死后,起起势。”

    许嬷嬷抹泪道:“世子莫要犹疑,赶紧给燕王传消息,让他入京来,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。”

    李平策看向太皇太后,她缓缓点头。

    “皇祖母且宽心,策儿知道该怎么做。”

    太皇太后死死地抓住他的手,“杀,杀李兰生。”

    李平策慎重道:“晋王狼子野心,独揽大权,当该诛杀,以震纲纪。”

    太皇太后点头,她实在疲乏,多说两句话都吃力。